好吧,我承认过去一年犯了一些错误,所以第一次写了这篇年度规划博客。
接下来我会细数我的错误:
其实我完全不是一个友善的人,我信奉的是“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,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”的行事风格,因此做事从来都是快恩快仇。
可能也是因为想尝试不同风格的自己,过去一年内,我友善得简直像隔壁邻居的温柔大哥哥——我甚至贴了个便利贴写着“对所有人保持友善”。但是我感觉其实完全没必要,实际上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事情还是利益驱动,只要利益链条明确,大家都会“两利相权取其重”,和这个人是否友善真的不重要。过于友善甚至会招致他人的“占便宜”行为!
我一直讨厌伤害他人,会极力避免,因为我有心中的“正义”。但有一件事我做错了,我不应该害怕伤害他人。
我原本其实是一个“无所不用其极”的人,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会做得非常非常极致,倾尽所有资源和用尽各种手段来达成目标。但过去一年,我完完全全“躺平”了,变成了一个想要“用50分的努力做到80分”的人。
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普通人。
开始在乎自己和周围人感受的我,有些可笑,没有太多意义。正如前面所说,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事情是利益驱动,大家会按照利益取舍做出决定。一边说着对不起,一边继续做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。
我需要明确哪些是真正无所谓的事情,并且给它们应得的待遇,然后将自己的主线任务做到极致。
诚然,随着时间向前走,我手中的资源不断变多,与此同时,我也有了更多“战绩清零”的风险。因此近一年来我变得开始畏首畏尾,更多地采取了一系列保守方案,而不是我理性分析后得出的那些虽然有风险但却是最优解的方案。
如果你曾经有过“攒笔钱不动以防自己生大病”的经历,那么你会发现这种做法完全是一个无底洞。想通过攒钱来从生病中获取安全感,本身就是非常没有道理的。简单算一算数学期望就知道,拿这笔钱去购买更好的保险、提升自己的饮食结构、调研购买补充剂、购买健身课程、投资获得更多资金,任何一个方案的数学期望都比“攒笔钱不动”要聪明得多。
更何况,畏首畏尾地一点点向前蠕动根本无法实现我的梦想。我觉得我应该大胆一些,我应该头脑冷静地大胆下注,坚持做我认为的“最优解”,而不是采取保守方案。
我手中的资源应当成为我趁手的武器,而不是被装裱在玻璃柜中,反而成为绑在我身上的锁链。
2025年的我可以失败,但绝不允许自己再次陷入人流之中。
我不想勉强自己和不感兴趣的人打好关系
因为和别人一致而感到安心,荒唐至极
我想抵抗理所当然地出现在那里的人流
虽然无法完全抵抗
我和那些只认为自己特别的人不同
我要成为真正特别的人